13891803063
西安团建公司电话
微信
微信公众号

榆林古城墙遗址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古村镇 > 榆林古城墙遗址
榆林古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,外侧包以青砖。发现于1987年,共两处。一处南起巴拉素镇转水庙村,北至补浪河乡向阳村附近,全长25公里,间断延续,宽处有30米,高均1米左右,有多处夯土层,但夯印不明显。另一处东起巴拉素乔家峁南,西至红石桥乡井界村,全长14公里,残墙间断绵延,夯土层厚15—20厘米,尚有残存墩宽9米,高5米。沿此两段古长城遗址,发现有大量的白灰陶、夹砂灰陶、黑陶和少量红陶残片,其上纹饰多为蓝纹、粗细绳波、方格纹和堆积纹等。同时,还发现战国时常用的陶鬲单足及其残片、石器残件和四棱形铁箭头等物。经考定,这里为战国至秦汉时长城遗址。
  • 基地介绍
  • 注意事项
  • 常见问题
介绍

榆林古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,外侧包以青砖。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时东城墙长2293米,西城墙长2184米,南城墙长1059.5米,北城墙长1125米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榆林城墙“顶宽三丈,底宽五丈,高三丈六尺”,其高度三丈六尺,约为12米,为全国城墙最高高度之一,凸显了榆林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。

发现于1987年,共两处。一处南起巴拉素镇转水庙村,北至补浪河乡向阳村附近,全长25公里,间断延续,宽处有30米,高均1米左右,有多处夯土层,但夯印不明显。另一处东起巴拉素乔家峁南,西至红石桥乡井界村,全长14公里,残墙间断绵延,夯土层厚15—20厘米,尚有残存墩宽9米,高5米。沿此两段古长城遗址,发现有大量的白灰陶、夹砂灰陶、黑陶和少量红陶残片,其上纹饰多为蓝纹、粗细绳波、方格纹和堆积纹等。同时,还发现战国时常用的陶鬲单足及其残片、石器残件和四棱形铁箭头等物。经考定,这里为战国至秦汉时长城遗址。

开放时间

全年 9:00-17:00开放

用时参考

1-3小时

门票

免费

历史

古城墙建成时间可追溯至明朝

榆林卫城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。经过明正统二年(公元1437年)至正德十年(公元1555年)多次拓建而成,随后经过包砌、加厚建筑到万历三十年(公元1602年),城垣建成。

1938年的一天,老舍先生从榆林的古城墙前经过,虽然生活在皇城脚下,但他对这座边塞小城的古城墙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。老舍先生在榆林小住后创作的《绿树清泉的榆林》中就曾这样描写:“长街十里,城扁街宽,坚厚的墙垣,宽敞的庭院,铺户家宅,都略具北平的局面。”其中“坚厚的墙垣”,则是指饱经战乱依然大部分矗立的明代古城墙。

据有关资料称,榆林城墙“顶宽三丈,底宽五丈,高三丈六尺”,其高度三丈六尺,约为12米。榆林为明朝九边重镇之首,出于军事之需要,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。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,据说有逻城72个,并在此置火炮。新中国成立后,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,时东城墙长2293米,西城墙长2184米,南城墙长1059.5米,北城墙长1125米,城垣周长6761.5米。

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,而陕西是拥有长城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,被誉为天然的“长城博物馆”。长城陕西段主要位于榆林和延安两市,榆林境内的长城为战国秦、魏和隋明四个时期所修,总长1482公里,其中战国秦长城经过神木、榆阳、横山、靖边4县区,总长约350公里。明长城经过府谷、神木、榆阳、横山、靖边、定边6县区,东接山西,西连宁夏,总长超过500多公里。

微信联系率然团建

吴堡古城:前一页
后一页:太吉古镇
版权所有© 2024 率然团建 (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) 陕ICP备2022011159号率然团建备案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1858